从 OG、巨鲸到普罗大众的消费者,Morph 给了 Web3 迈向亿级用户的新密码。
(前情提要:解读L2新秀Morph技术逻辑:能否带来L2的下半场转折?)
(背景补充:Layer2 Morph 完成2000万美元种子轮与天使轮融资,Dragonfly领投、Pantera、Foresight..等多间加密机构参投
)
本文目录
本文为广编稿,由 Morph 提供,不代表动区立场,亦非投资建议、购买或出售建议。详见文末责任警示。
过去 5 年,全球最成功的加密金融产品是哪一个?
最受欢迎的答案既不是 Uniswap 等点燃 DeFi Summer 的链上金融创新,也非 CryptoPunks 等掀起 NFT热潮的数位艺术品,反而是大家早就习以为常的稳定币。
没错,在 DeFi、NFT 等大户属性的金融游戏之外,面向普通用户的稳定币倒成为最广泛的加密金融用例 —— 仅 TRC20 版的链上帐户数就超 4000万,真正做到了让区块链和加密经济不再是少数人的狂欢,极大拓宽加深了加密经济的用户基础。
同时,这也折射出普罗大众对「Web3 消费级产品」的旺盛需求。 Web3 本就不该是大户的游戏,正是看到了这一点,Morph 坚定放弃了以加密 OG、链上巨鲸为中心的少数派策略,旗帜鲜明打出「消费级 L2」的定位,选择「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多数派」为导向的一般使用者与开发者进行建构:
试想一下,如果 Morph 透过支付、游戏、SocialFi、娱乐等消费级应用,虹吸被高门槛链上金融游戏折腾地体无完肤的 Web3存量用户,同时也将坐拥庞大资金体量、用户流量的传统 Web2 增量玩家带入 Web3,是否会成为 Web3 大规模采用的一个破局点?
Web3 或迎接「消费级 DApp」红利
风起于青萍之末,在 2024 年 TraFi、监管层面都迎来史无前例变局的大背景下,以 Morph 为代表的消费者 L2,或许正好可以为厌倦 「VC币」、巨鲸游戏的普罗大众们提供新的选择。
要知道近期无论是监管层面还是资金层面,宏观环境都明显向好,首先是 5 月22 日,《21 世纪金融创新和技术法案》(FIT21 法案)以 279 票对 136 票的压倒性优势在众议院通过,随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便于 5 月24 日正式批准 8 份以太坊现货 ETF 的 19b-4 表格。
这意味着美国监管机构的立场从强硬开始转向软化,尤其是已经接触到比特币现货 ETF的机构为了寻求投资组合多元化,很可能会将投资重心扩展到以太坊,不过这也产生了一个老问题:
在 L2 多如过江之鲫、链上红利门槛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无论是使用 DeFi、NFT等链上金融服务,还是参与测试、撸毛等赚取潜在收益的交互,都愈发只对大户友好,普罗大众越来越难以获得共享 Web3 与专案发展红利的机会。
那即便接下来泛以太坊系迎来资金涌入,这种只服务 OG 的少数派策略,如何承接天量的增量用户与资金?
某种程度上,每多一个大户属性的链上金融游戏,每多一次无视普罗大众的代币空投活动,都会有一批用户停止/拒绝使用 Web3,而 Web3生态在没有任何新用户的情况下,将无处可去,所以解决方法只能是像稳定币支付一样从更广泛的基础需求出发,吸引足够的普罗大众用户。
这不仅让人想起曾被冠以「消费降级」这个伪命题的拼多多,本质上正是借助网际网路、制造业、物流的高速公路,触达了最基层的普罗大众与最主流却被忽视的「绝对多数」,从而奇迹般地颠覆了阿里、京东等巨头的先发优势,实现了「不可能的逆转」。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哪有什么消费降级了,只有下沉到普罗大众的新流量成长策略,而当下的 Web3,也正需要这样的「下沉」和更专注于普罗大众的新流量成长策略 —— 只有那些能够对接增量用户、资金的面向消费者场景的网路,才可能承接其间最大的红利。
要知道 2021 年 Axie Infinity 快速崛起的核心原因,便是抓住了东南亚普通民众这个基本盘 —— 只需一台手机,便能从玩到赚,如果懂得策略并且时间充裕,获得的收益更是一般人月薪的几倍,简言之,加密与 Web3 世界不只金融用例。
在此维度下,Morph 提出的「消费级 L2」独特定位就颇为契合这个增量需求,尤其是在 Dencun 升级大幅降低 L2 费用的背景下,泛以太坊系的 Gas摩擦降至历史低位,用户互动成本更是为消费级DApps 的繁荣扫平了最核心的障碍:
当大多数 DeFi、NFT 等纯链上原生应用还在追求破圈出界,尝试获得第一波初始流量,然后努力地把用户留存下来的时候,Morph则是选择了近乎截然相反的一条路:
针对拥有海量基数的 Web2 网路草根用户,甚至于与 Web2 头部企业合作,以消费者应用和场景为抓手,直接将高达数十亿的存量 Web2用户、传统资金桥接为 Web3 增量用户、Web3 「New Money」。
Morph:「以消费者为中心」的 L2 增量解法
做个或许不恰当的比喻,Morph 某种程度上是采取了类似「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路径 —— 从普通用户的现实需求出发,抓住这个增量群体,以消费者应用作为极佳的流量破局的切入点:
其中透过让人人都能触及 Web3产品服务、享受消费级链上场景用例,为每位用户提供涵盖钱包、支付、社交、游戏、娱乐等在内的链上服务,慢慢地形成以数十亿大众网路使用者为核心的泛消费级 L2生态系统。
因此仅仅是从字面上把 Morph 理解为「Web3 世界的消费级 L2」可能会稍显狭隘,它本质上是想低门槛服务更大范围的市场大众,透过结合让 Web3走向更普适场景、更广大消费者的平民化路径,将更多增量使用者带入 Web3 世界。
只是,「消费者应用」对 Web3 而言,似乎依旧是一片待开发的土地,那究竟什么才算得上是结合区块链与 Web3 代币经济学的消费者应用或消费级 DApps?该如何吸引足够的用户进入 Web3 并沉淀下来?
我们或许可以从上个月 Morph 推出的专门面向社群用户的「Morph Zoo」多阶段计画中窥见这个愿景的雏形:
目前官网页面已开放的可供互动的 DApp 共计有 10 个,除了跨链桥、流动性协议、借贷协议以及 NFT 交易市场等链上协议之外,还包含诸如 RapcHAIN、PingPong 等消费者& DePIN 类型的DApp。 (延伸阅读:《L2 围城里的 Morph新解:使用者与开发者如何共享生态建设红利?》)。
RapChain
RapChain 是一个融合区块链、AI、meme 和说唱为一体的娱乐和互动平台,允许玩家创作独特的 meme说唱作品,并透过参与游戏和竞赛获得奖励。其中任何一名用户,只需花费少量 ETH,就可以使用 AI 技术自动产生 meme 说唱的草稿,并可以选择不同的虚拟 MC 进行演绎。
同时它还包括类似 FOMO3D变体的游戏机制:用户创作的说唱作品会被添加到其他参赛者的作品链中,玩家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创作并加入链条,并尽可能延长自己的链条长度,获胜者将获得 ETH奖励,而最长链条的创作者还将获得额外奖金。
而随着游戏进行,创作饶舌作品的成本会逐渐增加,这使得玩家需要更策略性地选择加入链条的时机。
而 RapChain 这类复杂娱乐场景的 DApp 之所以会选择 Morph ,也体现了 Morph 在消费级 DApps 维度的友好性 —— 利用复杂技术推动创新的方法,而不会将复杂性的负担放在用户身上。
尤其是其中涉及 AI 生成的内容 (AIGC)、知识产权 (IP) 和 NFT,而用户却不必担心后台发生的任何事情,他们可以简单地享受创建新型可共享内容的过程。
PingPong
PingPong 则是简化 DePIN 挖矿的全新解决方案,旨在结合 Crypto 的代币化玩法,给予 DePIN更大的链上金融可能性,从而建立一个围绕算力资源的链上金融市场。
其中用户只需建立帐户、下载并启动应用程式即可开始挖矿,PingPong 的演算法会自动优化计算资源的分配,以实现最大收益。同时 PingPong 将多个 DePIN 网路整合到一个平台中,使用者无需分别管理多个系统。
相信大家也都发现了,这些都是已经有着成熟用户群或潜在用户底层需求的消费者应用,而它们选择Morph 的原因也都很直接——与Morph结合,可以帮助这些传统Web2 消费级产品以最低成本切入Web3 赛道,为Web3 用户提供消费级DApps体验,从而直接透过提供更丰富链上场景的差异化优势来实现增量。
同样地,这也是 Morph 相比其他公链/ L2 在 Web2 主流公司合作方面的独家竞争优势——不局限于纯链上场景,转而向成熟的 Web2产品和场景用例要增量。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Morph 专注于「消费级DApps」的发力点之一,同时联通增量用户/流量与链上服务,预计在为全球用户提供消费级Web3服务体验的同时,吃到最大的增量红利。
以太坊与 L2 的「大规模采用」新典范?
「有用」,才是对一条公链的最高评价,也很可能是 Morph 在未来难以复刻的独家竞争力。
其实市场也已发觉 Web3 接下来竞争的底层逻辑,已经开始越来越关联到 Web2 —— 不同于当下大多数 Web3 应用主动寻求破圈出界,原生 Web2产品与 Web3 碰撞,将海量 Web2 成熟用户被动导入 Web3 世界的趋势可能已经到来。
就像文初提到的稳定币,让不同国家的海量 Web2甚至「Web0」用户,尤其是没有银行帐户的人获得了便捷、近乎免费的全球即时支付服务,同时也潜在地将他们转化为 Web3 新用户,并吃到这份增量红利。
因此对整个 Web3 世界而言,消费者应用有着极为现实的产业历史意义,对 Web3 产品思路可能是次革新——打造一个面向增量、体验接近传统 Web2应用的低门槛 Web3 产品环境,重回以以使用者为中心的产品范式,从而捕捉最广泛的底层价值。
而对 Morph 来说,助力 RapChain 等进军 Web3 也是其 Web3大规模采用布局的关键节点,有望使其成为打通增量用户/流量与链上服务的关键网路:
尤其是 Morph 后续如果将 RapChain 等成功带入Web3,并进一步主导其它类似强 DAU 的 Web2项目持续完成复刻,那就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条 Web3 增量打法的正确性和可复制性。
一言以蔽之,以消费者为导向可能是 Web3 真正走向亿级用户的关键入口,颠覆目前的 Web3 增量困境,将原生 Web2 用户带入 Web3,从另一条逻辑上复刻 Axie Infinity 的增量奇迹。
在这个过程中,Morph「消费级 L2」的社群定位使其具备了吸引海量新用户并实现大规模采用的潜力:
前不久 Morph 在测试网之外,还专门面向社群开展群策群力的共建倡议,针对早期消费者生态的培育推出了系列支持计划,致力于聚焦各式消费级 DApps发展(参见《Morph 创意想法》) 。
该计划不仅欢迎各个消费级场景/用例的 DApp 加入,还将从资金、开发再到行销等多维度提供一站式服务:
简言之,Morph 当下的工作重心便是透过这些全方位的支持,催化众多创新的消费级 DApps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如果说「2022 年的 Web3 就是 2002 年的 Web2」,那如今偏冷的市场环境或许正是做事的好时机,而着力点就在于如何打通传统资金与海量 Web2用户。
谁抓住 Web2 世界的机构巨头与其背后数十亿用户,谁就能赢得这场战争,而 Morph无疑有可能透过面向消费者应用和开发者的布局走在前列——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可望透过 Morph 加入 Web3 生态,实现 Mass Adoption 的目标。
小结
客观上讲,即便步入 2024 年的加密货币产业已经开始史无前例地渗透入传统金融甚至政治议题等「新」领域,但 Web3 整体上仍处在用户大规模涌入的前夕。
而对 Web3 Builder 而言,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拓宽 Web3 场景用例的覆盖范围,打开 Web3 新用户的增量大门。
我们无法得知今年通过的比特币现货 ETF,甚至于接下来可能获批的以太坊 ETF 究竟是不是 Web3实现流量突围的拐点,毕竟只有从历史回顾的角度,可能才能清楚看清那彼时看似平凡又不起眼的一刻,会对接下来的未来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但真正的历史性的时刻往往在悄无声息中发芽,这是 Web3 时代的未知,也是 Web3 的魅力和机会所在。
这个命题充满未知,但也正是 Morph「以消费者为中心」这类新解法的魅力与机会所在。
Website | Twitter | Linktree
__
广编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为供稿者提供之广宣稿件,供稿者与动区并无任何关系,本文亦不代表动区立场。本文无意提供任何投资、资产建议或法律意见,也不应被视为购买、出售或持有资产的要约。广宣稿件内容所提及之任何服务、方案或工具等仅供参考,且最终实际内容或规则以供稿方之公布或说明为准,动区不对任何可能存在之风险或损失负责,提醒读者进行任何决策或行为前务必自行谨慎查核。📍相关报导📍
投资以太坊 vs 投资 Layer2:哪个策略赚更多?
速览主流Layer2营收数据:谁最赚钱?
深度丨比特币Layer2叙事下一步,我们可从以太坊L2学到什么?
Leave a Reply